Search

理解彼此的「領域」,
卸除心靈重擔
——重視自己的情緒,才能防範「領域侵害」
  • Share this:

理解彼此的「領域」,
卸除心靈重擔
——重視自己的情緒,才能防範「領域侵害」

健全的人際關係,除了尊重對方的「領域」,
也要對自己的「領域」負責,
認真察覺內心的感受,並且努力傳達出去。
比起逼迫自己忍氣吞聲,這樣才更為成熟。

或許有人會擔心,如果太過重視自己的情緒,
不會難以接納他人的建議而阻礙成長嗎?
就是受制於這樣的想法,
我們對日常中的「領域侵害」才會反應遲鈍。
每個人進步、成長的過程都不相同,
什麼是對自己好,只有自己才知道,
不需要別人的評價和論斷為你決定一切。

.

摘錄自《#你可以生氣,但不要越想越氣》
作者:水島廣子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,早安,新年平安:

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,才能開始以情緒為基準,配合現實環境的限制,拿捏出適合自己的健康界線。當一個人抓穩自己的界線,並且適當地滿足自己,也就少動念去侵犯他人界線了。

祝願您,能學會適當表達情緒的方式,一次又一次畫出適合自己的界線!

.

ps.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3880262632064154
.
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你可以生氣,但不要越想越氣》
停止情緒化思考、不再與對錯拔河,從此擺脫「地雷型」人設!
博客來 bit.ly/38qvCrQ
誠品 bit.ly/3mQyNyo
金石堂 bit.ly/3nLVdBV
讀書共和國 bit.ly/2M6ECLr
MOMO bit.ly/2WEqnzt

仲間出版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AKAMA1825/

.

贈書直播_會玩的孩子才能好好長大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1153620865093624

贈書直播_我可以選擇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153932413172652
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。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、情緒教育、親職教養諮商、人際與家庭溝通、壓力管理、自閉類群障礙症、早期療育發展評估...等。 工作之餘,仍希望透過書寫與直播,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、自省的心得,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、痛苦、不安的朋友們,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。 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」的臉書粉絲專頁,目前追蹤人數已突破37萬。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、討論,學習面對情緒,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,學習在溝通中傾聽、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,以及如何寬解苦痛,跟自己和好。 . 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,恕無法回答邀約以外的問題,如有私人相關問題(心理治療、諮商),建議至專業機構或撥打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謝謝~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-788-99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也可直接洽訊各地縣市政府衛生局,譬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?
View all posts